1.1 综合管廊简介
GIS/城市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又称共同沟 ,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 ,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 ,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 ,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设和管理 。建设综合管廊系统能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城市生存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实现管线信息共享、实时监测、集中控制是地下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对于城市安全和管线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化建设中起到推进作用 。
1.2 需求分析
综合管廊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不仅要设计合理的管舱 ,使得城市服务管道入廊 ,着重针对但不限于以下管道入廊: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线缆、广播电视等 。还要涵盖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等设施 。将分散、分段的监管资源集中通过综合管廊实施和共享 ,实现管廊监控一个系统的融合局面 ,实现同高度融合 ,真正实现共享管理、协同治理的格局 。
GIS/城市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管控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由于技术体系不一 ,采用的标准各异 ,不仅需要考虑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与设备监控、通信联络、地理信息等需求 ,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防范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 ,消除系统异构的信息孤岛问题 。针对综合管廊监控管理的特征 ,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科技推出以JC1000软件平台为核心的监控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监控与报警系统建设 , 将三维地理信息、设备运行信息、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信息、安全防范信息、视频图像、预警报警信号、管理信息等内容进行融合 ,建立统一的资源库 ,结合分布式实时历史数据库、预报警分析、大数据分析 ,全交换组网等优势技术为管廊监控的业务应用服务 。JC1000 软件平台覆盖整个工业信息化领域 , 通过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特点实现系统间的高效集成、级联及扩容 ,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高效的平台产品 ,满足各种工业信息化企业需求 。
1.3 设计思路
系统设计过程遵循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符合便易性与可靠性兼顾原则、先进性与实用性兼顾原则、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原则、整体考虑与协同配合原则 。管廊监控系统从实际需求出发 ,形成了长远规划设计 ,逐步落实建设 ,深入融合应用 ,实现管廊系统可持续建设路线 ,为保障管廊监控的发展应用 ,指明了方向 。
1.4 综合管廊监控子系统
GIS/城市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包括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 。综合管廊监控系统为综合管理系统 ,可分为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监测系统、火灾检测和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IP 系统、入侵检测系统以及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等 。通信系统实现管廊内部各系统与监控中心系统之间的通信传输 ,每个防火分区监控机箱中布设工业级交换机、光终端设备 ,多个防火分区组建光纤自愈环网 。设备综合监控以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 ,对管廊内通风设备、排水泵、电气设备等进行状态监测和控制 ,接入管廊内风机、防烟防火阀、管廊内部照明、浮球开关、水泵设备、防火门、液压井盖等设备 。可就地自动和手动以及远程控制 。
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监测系统实现对综合管廊全域内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参数和状态全程监控 ,包含气体第5页监测和温湿度监测 ,其中气体监测包含有害气体监测(H 2 S、CO、CH 4)、氧气含量监测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 。分别对合建舱和燃气舱等舱室进行监测 。气体、温湿度探测器连接至本分区的PLC 设备采集模块 ,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或者氧气含量过低时 ,系统声光报警 ,提醒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相关措施 。
火灾检测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对综合管廊合建舱内部电力电缆桥架和管廊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温度进行在线监测 ,对燃气舱内部管廊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温度进行在线监测 。光纤测温主机通过RJ45 接口采用阻燃网线连接监控机箱中的工业级交换机 ,与监控中心火灾工作站及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连接 。当发生温度异常或火灾时 ,光纤测温主机将实时温度、火灾发生位置、火灾报警信号输出至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及火灾报警系统 ,由火灾报警系统完成相应的消防联动 。火灾报警系统能够接收火灾检测信号或者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在综合管廊内部及监控中心进行声光报警 ,系统同时在监控中心进行声光报警 ,警示工作人员 。支持自动控制/手动控制 ,支持通过操作按钮启停相关报警设备和消防设备 ,通过监控平台进行消防联动 ,如启动风机进行排烟 ,启动气体灭火装置等 。
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实时监测 ,录像查询等管理应用功能 ,监测范围覆盖管廊内所有重要节点 ,包括:人员出入口、投料口、通风口、引出段等 ,摄像机采用红外监控技术 , 能够在无光照条件下清楚显示现场画面 ,监控中心系统采用集中存储设备进行高清录像存储 。
IP 系统实现监控中心与现场语音通话 ,在监控中心内设置IP 系统工作站、声光报警器、IP 网络寻呼话筒 ,每个防火分区布设IP 终端 ,IP 系统工作站连接报警器控制盒和声光报警器 , 对前端报警信号进行响应 ,同时负责对IP 系统的管理 ,并提供软件操作 。入侵检测系统实现重要位置的人员入侵检测和报警功能 ,在监控中心控制室机房布设入侵报警主机 ,在人员出入口、投料口、机械/自然通风口等重要位置布设红外入侵探测器 ,当产生人员入侵情况时 ,设备接收到的红外辐射电平变化 ,产生报警状态并上传 ,驱动报警响应 。